搜索
首页 《奉和御制棋二首》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

意思:妙似孙吴论上策,很像夔更赞訏谟。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御制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棋艺的,通过对棋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棋艺的欣赏。 首句“常嫌群艺用心粗,不及棋枰出万途”,诗人表达了对其他技艺的嫌弃,认为它们不如棋艺能展现出万千变化和可能性。这里的“群艺”应该是指其他需要技巧和精心的技艺,而“棋枰”则直接指代棋盘和棋子,象征着棋艺。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诗人进一步赞美棋艺的精妙,将其比作兵法家孙武、吴起,或者谋士夔和益的谋略,表达了棋艺的智慧和策略深度。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这句描绘了棋局的场景,如同在玉石栏杆旁的琴榻上安静地进行,周围珠帘密闭,与酒壶相映成趣。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与棋局本身的思考和策略形成呼应。 “圣智纵横归掌握,一先终不费多图”,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棋艺的总结,认为棋局的智慧和策略能够让人掌握圣人的智慧,而即使在先手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过多的计谋和策略。这表达了诗人对棋艺的极高评价和对棋局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棋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棋艺的欣赏和对智慧和策略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非常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嫌群艺用心粗,不及棋枰出万途。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
圣智纵横归掌握,一先终不费多图。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孙吴

    读音:sūn wú

    繁体字:孫吳

    英语:孙吴县 Sunwu County, lying in Heih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意思:(孙吴,孙吴)

     1.春

  • 上策

    读音:shàng cè

    繁体字:上策

    英语:very wise move; the best plan; the best way out; the best policy

    意思: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