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书,又作别董校书)》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意思:对酒惜馀量,问路愁乱山。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书,又作别董校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是诗人旅途奔波,身心疲惫时所作。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行役的倦怠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疲惫和艰辛。他形容自己像一只纷乱的心绪,在漫长的旅途中疲倦地奔波,从陈蔡之间经过,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诗人所经过的地方。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行役的厌倦和疲惫。 颔联“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百年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感叹百年之内,自己没有机会看到或体验到闲适的生活,这表现出他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颈联“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诗人面对着酒杯,珍惜着旅途中的余晖,但同时也为前路的艰难而忧愁。他面对着乱山和无尽的旅程,心中充满了愁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诗人再次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他面对着秋风和万里道路,又一次走出了穆陵关。这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行役的倦怠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行役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而变化,从疲惫到渴望,再到忧虑和无奈,最后又回归到对行役的倦怠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感人至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
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对酒

    读音:duì jiǔ

    繁体字:對酒

    意思:(对酒,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怆怀酸辛。”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