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羸骏》 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意思:踏冰水畔站,躺在雪墓间住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羸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良马遭遇不幸的悲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首先,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匹良马骅骝,失去了主人,被遗弃在无人照料的荒野中。它向风嘶鸣,却只能在莽苍的黄河曲中孤独徘徊。这匹良马的形象,象征着那些被社会遗忘或抛弃的人才。 接下来,诗中描述骅骝在寒冬中挣扎求生,它站在冰上,卧在坟墓间过夜。田野上已是年底,但寒草仍无法填满它的肚子。这里再次强调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些市骏者,他们只是些庸人,却误以为自己是识马的行家。他们只看外表,忽视了真正的千里马是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的。这种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社会现象,是诗人批判的重点。 诗的最后一部分,描绘了村庄中的繁忙景象,官员们不断征收草料。这些马被输送到军营的厩中,最终化作无用的驽骀肉。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资源的滥用和无谓消耗,以及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骅骝的故事,深刻批判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浪费,以及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水畔

    读音:shuǐ pàn

    繁体字:水畔

    意思:水边。
      ▶唐·白居易《闲居自题戏招宿客》诗:“水畔竹林边,闲居二十年。”
      ▶冰心《往事•悟》:“﹝他﹞从松影掩映中,翻身走下亭子,直到了水畔。”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