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光风开玉轴,千年彷佛见斯人。
意思:晴朗月光风开玉轴,千年仿佛看见这样的人。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题琳老所携二苏书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道人此书欲在眼,扁舟一宿亦随身》。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赞美一位道人,他对于道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和追求,并且希望能够随身携带这本书。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作者在扁舟上度过一宿的经历,以及霁月光风下的书轴。
首先,诗中的“此书欲在眼”表达了作者对道书的热爱和渴望。他希望能够随时随地阅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道学的敬仰和尊重。
“扁舟一宿亦随身”则表达了作者对道人的敬仰之情。他乘坐扁舟,经过一夜的旅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与道人相见。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对道人的敬重和尊重,愿意跟随他学习道学。
“霁月光风开玉轴”一句中,“霁月光风”指的是雨后初晴时的清新气息,象征着道学的高尚和纯洁。“开玉轴”则是指打开书轴,即阅读这本书。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阅读这本书时,感受到了道学的精髓和智慧。
最后,“千年彷佛见斯人”一句中,“千年”表示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沉淀,“彷佛”则是指似是而非、难以捉摸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阅读这本书后,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道人,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道人及其书籍,表达了作者对道学的敬仰和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道人的敬重和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