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河阳李大夫》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

意思:裘破气不暖,马很响而且哀伤。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赠河阳李大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首句“四海失巢穴”描绘了诗人失去家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第二句“两都困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两都指长安和洛阳,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但诗人却困于尘埃之中,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 接下来的一句“感恩由未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激和对未能报答恩人的遗憾。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过去的经历中可能有一些无法回报的人或事,让他感到深深的惆怅。 “惆怅空一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无尽怀念和惆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奈。这句诗中的“空一来”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现在再也无法回去了,只能空自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困苦状态,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生活的艰辛。 最后一句“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主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主人现在处境的担忧。这句诗中的“主人情更重”暗示了主人现在的生活可能更加艰难,而诗人却无法为他做些什么,只能空自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主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现在处境的担忧。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
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
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