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意思:只是画工必须停笔,何况没有名画可以流传。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霍山在龙川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山中生活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直接描绘了山的高度和藤萝的壮观,以数字起兴,既体现了山的宏伟,也展现了藤萝的坚韧。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藤萝比作展翅的飞鸟和开放的莲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形态和特点。同时,“未必”和“不妨”这两个词的使用,也表达了诗人对藤萝的欣赏和尊重,它们在困境中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夜晚,月光照耀下,山峦起伏,仿佛与银河相接;而山中僧人和龙蛇一同休息,更增添了山中的神秘和生动。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叹,认为即使是最好的画家也无法描绘出这样的景色,更何况没有名画的流传。这既是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身才疏学浅的谦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山中宏伟的自然风景和生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