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次西陵馆》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意思:一匹战马疲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晚次西陵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离愁别恨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诗人以独自一匹马在风中嘶叫,随着转动的蓬草一样飘荡,来比喻自己的漂泊旅程,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这两句直接点出“客愁”,说明诗人并非初来此地,而是已经历过多次战乱的冲击。随着岁末的到来,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感也愈发强烈。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已晚,渡口随着潮水的涨潮而变得繁忙起来,曾经的车马驿站也变得空荡荡的。这种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漂泊感。 最后,“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诗人以江东夜月为背景,表达了离愁别恨。月亮的清辉洒在江面上,与诗人的孤独身影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他的离愁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描绘旅途艰辛、孤独感和离愁别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匹马

    读音:pǐ mǎ

    繁体字:匹馬

    意思:(匹马,匹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 转蓬

    读音:zhuǎn péng

    繁体字:轉蓬

    英语:wander about like stray leaves in the wind-wandering; adrift; homeless; forsake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