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拒霜》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意思:拒霜花已吐,我宇宙不凄凉。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拒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它描绘了拒霜花的盛开,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欣赏。 首联“拒霜花已吐,吾宇不凄凉”,拒霜花在秋季盛开,以其坚韧的生命力,抵抗着严寒的秋风,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诗人以此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可以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颔联“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这里诗人用天地肃杀的背景,衬托出草木的芬芳,表达了即使环境艰难,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美丽和香气。 颈联“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这里的“道人”和“侍女”都是指自然万物,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诗人用浓重的露水和西风吹拂下的绿叶来形容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智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霜花

    读音:shuāng huā

    繁体字:霜花

    意思:亦作“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戴叔伦《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元·吴昌龄《东坡

  • 拒霜

    读音:jù shuāng

    繁体字:拒霜

    意思:花名。木芙蓉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宋·宋祁《益都方物略记》:“添色拒霜花,生彭、汉、蜀州,花常多叶,始开白色,明日稍红,又明日则若桃花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