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邗沟》 北瞻燕阙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楼。

北瞻燕阙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楼。

意思:往北看燕网三千里,西望南京十四楼。

出自作者[明]岳岱的《邗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隋朝时期扬州繁华景象的诗篇,通过对隋皇昔日游行的锦帆、吴楚分疆的沟渠、两岸的烟花柳绿、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扬州作为淮海岷江都会地的繁华和雄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古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联“隋皇昔日锦帆游,吴楚分疆是此沟。”描绘了隋朝皇帝游行的锦帆如画,而吴楚分疆则通过沟渠这一地理特征来表达扬州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这一联通过描绘锦帆和地理特征,展现了隋朝时期扬州的繁荣和地位。 颔联“两岸烟花迷贾客,万家杨柳挂新秋。”描绘了扬州两岸的烟花柳绿景象,使得过往的商贾游客为之陶醉。而万家杨柳则表达了扬州城内万户杨柳的新秋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联通过描绘烟花柳绿和万家杨柳,展现了扬州城内四季如春、繁华热闹的景象。 颈联“北瞻燕阙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楼。”描绘了扬州城北望燕阙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楼的景象。这一联通过描绘远处的燕阙和金陵,展现了扬州作为都会城市的广阔视野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尾联“淮海岷江都会地,繁华雄盛古扬州。”总结了扬州作为淮海岷江都会地的繁华和雄盛,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古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隋朝时期扬州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扬州作为都会城市的繁荣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扬州古城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隋皇昔日锦帆游,吴楚分疆是此沟。
两岸烟花迷贾客,万家杨柳挂新秋。
北瞻燕阙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楼。
淮海岷江都会地,繁华雄盛古扬州。

关键词解释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燕阙

    读音:yàn quē

    繁体字:燕闕

    意思:(燕阙,燕阙)
    燕京。
      ▶元《赠冯炼师归岳阳》诗:“何时谢燕阙,亦得西南游。”

    解释:1.燕京。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