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
意思:传得南宗心地后,这身应就老双峰。
出自作者[未知]未知的《东阳夜怪诗(安智高病中自述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信仰的坚守。
首句“拥褐藏名无定踪,流沙千里度衰容。”描绘了作者在流沙之中,艰难跋涉,寻找自己的归宿和心灵寄托。褐,是一种用兽皮制成的衣物,象征着艰苦的生活和坚韧的精神。作者在寻找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着身份和地点,表现出一种无定踪、无定所的漂泊感。流沙千里,则暗示了作者在寻找信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
“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作者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领悟了南宗的心地,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目标。双峰,可能是指双峰山或双峰寺等地方,象征着作者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心灵寄托。作者在领悟了南宗心地之后,应该感到自己已经老去,但这种老去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他为了信仰而付出的代价。
“为有阎浮珍重因,远离西国赴咸秦。”作者为了追求信仰,不惜远离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前往陌生的地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淡漠和舍弃。
“自从无力休行道,且作头陀不系身。”作者在经历了种种艰辛之后,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继续前行。但是作者并没有放弃信仰和追求,而是选择暂时放下行道之志,做一个头陀一样的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守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救赎和自我疗愈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信仰的坚守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作者表达了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淡漠和舍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