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立翰林真二首》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意思:谁家的孩子绘画,毫端曲有灵。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观立翰林真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贯休的《观立翰林真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贯休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贯休作为唐代的诗人,受到了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此外,贯休本人具有丰富的学识和修养,他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验。这使得他在创作诗歌时,能够融入佛教的思想和哲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具体到《观立翰林真二首》这首诗,观立翰林真可能是指观察、领悟翰林学士(唐代的一种高级文官)的真谛或者真实面目。诗人在表达对这个群体的理解和感悟时,可能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 综上所述,《观立翰林真二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的文化环境、贯休的个人经历和学识修养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
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
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丹青

    读音:dān qīng

    繁体字:丹青

    短语:铅白 黛 锌钡白 墨

    英语:painting

    意思:
     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周礼•秋官•职金》:

  • 谁氏

    引用解释

    何人。《太平广记》卷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永清县庙》:“见荒庙岿然,土偶罗列,无门榜牌记,莫知谁氏,访之邑吏,但云 永清大王 而已。”

    读音:shuí shì

  • 青毫

    读音:qīng háo

    繁体字:青毫

    意思:指毛笔笔头。毛笔笔头濡墨成黑色,故称。
      ▶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万缕香烟浮碧鼎,半行珠玉染青毫。”

    解释:1.指毛笔笔头。毛笔笔头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