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意思:节带霜凌万竹,文含风露附着于花。

出自作者[宋]程师孟的《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年为学已名家》是一首对一位年轻人的赞美之诗,他已成功地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但仍然保持着节操和风度。 首句“少年为学已名家”描绘出这位年轻人的早年成就,他已经成功地成为一家之主,表明他有着出色的才学和天赋。 “才折丹枝病可嗟”一句,暗示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如健康问题等,但他对此感到惋惜和无奈。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这两句描绘了他的品格和风度。他像竹子一样坚韧,像梅花一样高洁,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都能保持自己的节操。他的文采如同风中带露的花朵,美丽动人。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这两句表达了对他的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曾经被误解或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还只是璞玉,但已经显示出其不凡的价值。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最后两句描绘了他的志向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如谷口般的隐居之地,过着宁静的生活,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品格、才华、志向等方面,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和追求,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作者介绍
程师孟,字公辟,号正议,立信三子,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关键词解释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冰霜

    读音:bīng shuāng

    繁体字:冰霜

    英语:moral integrity

    意思:
     1.冰与霜。
      ▶汉·张衡《西京赋》:“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 含风

    引用解释

    带着风;被风吹拂着。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南朝 梁 虞羲 《见江边竹诗》:“含风自颯颯,负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额黄映日明 飞燕 ,肌粉含风冷 太真 。”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