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吴明辅秘丞》 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

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

意思:对不起我不能攀登逸驾,得到您自己足以振颓龄。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寄吴明辅秘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是一首对七十七岁的老翁的赞美诗。通过对这位老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诗人以天象为喻,描绘出老翁的精气神。三台星是星宿名,古人认为它与人的官运有关;奎星则是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这句诗表达了老翁虽然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眼力依然不减当年。 颔联“文章有气吞馀子,议论无差本六经”,是对老翁的文章和议论的赞美。这里用“气吞馀子”形容老翁的文章气势磅礴,无人能及;而“无差本六经”则表达了老翁的议论根基在儒家经典上,有理有据。 颈联“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老翁的敬仰之情。这里用“攀逸驾”比喻老翁的文章超越了李白,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极高评价;而“得君自足振颓龄”则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的祝福,希望老翁能够继续保持精神状态,延长寿命。 尾联“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以地名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老翁的余威犹存,如同玉溪常与荆溪相连,他的余波也足以影响到其他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七十七岁的老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老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
文章有气吞馀子,议论无差本六经。
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
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逸驾

    引用解释

    1.奔驰的车驾。 南朝 齐 谢朓 《冬日晚郡事隙诗》:“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唐玄宗 《<孝经>序》:“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 邢昺 疏:“逸驾,谓奔逸之车驾也。”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四:“翠节忽杳蔼,逸驾难追攀。”

    2.高超地驾御事物。比喻才能出众。 明 杨琏 《龙膏记·空访》:“我小姐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不能

    读音:bù néng

    繁体字:不能

    短语: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不许

    英语:cannot

    近义词: 不行、不及、不克

    反义词:

  • 颓龄

    读音:tuí líng

    繁体字:頹齡

    英语:closing years of one\'s life; the declining years

    意思:(颓龄,颓龄)
    衰老之年。
      ▶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