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朝思退居》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意思:从问寒灯半夜起来,如何温暖被太阳高睡眠?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朝思退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寒的霜夜中,孤独地熬夜,忽然思念起过去闲居的生活,感叹现在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并不如过去自由舒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 首联“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描绘了霜寒月苦的夜晚,作者孤独地熬夜,忽然思念起过去闲居的生活。用“欲明天”形容长夜难熬,不禁让人想起浩然之诗,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颔联“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闲适生活的向往。夜半寒灯,孤独难熬,不如在温暖的被窝中睡到日高。这一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追求舒适生活的渴望。 颈联“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描述了作者身为官员,虽然身披朝服,但年老多病,不禁感到惭愧。而生活无忧,不需要为饥寒而忧虑,则表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不安。 尾联“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最后作者表达了随遇而安的态度,认为追求丰足的生活是不切实际的,不如放下执念,回归自然。这一联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超脱,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霜夜孤寂、向往闲适、老病惭愧、随遇而安等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如

    读音:hé rú

    繁体字:何如

    英语:how about

    意思:
     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
      ▶《新

  • 自问

    读音:zì wèn

    繁体字:自問

    短语:闭门思过 扪心自问

    英语:ask oneself

    意思:(自问,自问)

     1.自己衡量。
      ▶清·陈康祺《郎

  • 寒灯

    读音:hán dēng

    繁体字:寒燈

    意思:(寒灯,寒灯)
    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宋·柳永《浪

  • 夜半

    读音:yè bàn

    繁体字:夜半

    英语:midnight

    意思:
     1.半夜。
      ▶《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

  • 高眠

    读音:gāo mián

    繁体字:高眠

    意思:
     1.高枕安眠。
      ▶唐·耿湋《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王禹偁《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阙,高眠尽五更。”
      ▶清·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