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意思:石罴当道虎视耽耽丑,矫矫长松龙升天。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夏日杂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丑陋的石头比作罴(一种熊),将高大的松树比作龙,同时又描绘了凌霄花的美丽和蝉鸣的动人。
首句“眈眈丑石罴当道”中,“罴”是一种熊,这里用来比喻丑陋的石头,作者以熊的威猛形象来形容丑石,既表达了石头的丑陋,又赋予了它一种雄壮的力量感。而“当道”则描绘了这块石头在路中间的场景,给人一种坚硬、不可逾越的感觉。
第二句“矫矫长松龙上天”中,作者将高大的松树比作龙,赋予了松树一种高傲、不屈的形象。这里的“矫矫”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挺拔姿态。而“龙上天”则描绘了松树高耸入云的形象,给人一种崇高、神圣的感觉。
第三句“满地凌霄花不扫”中,作者描绘了凌霄花的美丽。凌霄花是一种攀爬在树木上的花卉,其花朵鲜艳、美丽,常被用来象征高贵和坚韧。这里作者用“满地”来形容凌霄花的数量之多,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而“不扫”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丽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也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最后一句“我来六月听鸣蝉”中,作者在六月的时候来到这里,听到了蝉鸣的声音。这里的“六月”是季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到来的时间。而“听鸣蝉”则描绘了蝉鸣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