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春声不见人。
意思:了了解水磨坊奇妙神奇,长听春声不见了人。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水碓(一种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的奇妙之处,以及在春日里静听其工作的场景。
首句“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春声不见人。”诗人以一种神秘而敬畏的口吻,描述了水碓的精妙之处,仿佛它有着通神的魔力。这里,“春声”既指水流冲击水碓的声音,也指水碓工作的声音。而“长听”二字,更加强调了这种声音的持久和深远,仿佛在无尽的春日里,人们只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却看不到水碓的具体工作情况。
第二句“若要十分无漏逗,莫将戽斗镇随身。”这句诗进一步阐述了水碓的精妙之处。诗人认为,如果想要完全避免漏斗的漏水情况,就不要将斗(用来舀水的工具)一直随身带着。这里,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水碓的工作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们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度干预自然事物的运行。
整首诗以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为主调,通过描绘水碓的奇妙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环保意识,是一首非常有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