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嵩山十二首·天池》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

意思:高步登上天池,灵源湛然吐。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嵩山十二首·天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是一首描绘天池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静夜中的感受。 首句“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描绘了诗人登上天池的高处,俯瞰着深邃的湖面,湖水清澈,仿佛灵源一般。这里的“高步”不仅描绘了诗人登高的动作,也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和敬畏之情。“湛然”一词则表达了湖水宁静、清澈无暇的意境。“吐”字则描绘了湖水在静谧中涌动的动态。 “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诗人从高处俯视,却无法看到湖底,这表达了湖水的深邃和神秘。而“神龙护”则进一步描绘了湖水的神秘和庄重,仿佛有神龙在守护着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湖水的敬畏之情,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描述了静夜中的天池,周围的声音都变得寒冷,使得旅客们怀疑是否会有风雨来临。这里不仅描绘了静夜中的天池的寂静和寒冷,也表达了旅客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池的美景和静夜中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词语,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
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
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天池

    读音:tiān chí

    繁体字:天池

    英语:Heaven Lake

    意思:
     1.海。
      ▶《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
      ▶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

  • 灵源

    读音:líng yuán

    繁体字:靈源

    意思:(灵源,灵源)

     1.对水源的美称。
      ▶宋·王十朋《题双瀑》诗:“瀑水箫峰下,灵源不可寻。”
      ▶清·魏源《古诗答陆彦若》之二:“崑崙閟灵源,滥觞储

  • 高步

    读音:gāo bù

    繁体字:高步

    意思:
     1.阔步,大步。
      ▶晋·左思《咏史》之五:“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明·雷士俊《寄王筑夫》诗:“琴书敦宿好,高步蹈颜·曾。”
     
     2.

  • 登天

    读音:dēng tiān

    繁体字:登天

    意思:
     1.升天。
      ▶《左传•成公十年》:“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
      ▶《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宋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