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午春前得雪》 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

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

意思:昨天晚上寒冷的声音响萧萧,在对阶庭也已经消失。

出自作者[宋]尤袤的《甲午春前得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飞雪迎春的景象,表达了天意难违,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首联“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通过描绘昨夜寒风中萧萧声响和早晨阶庭上已经消融的雪,表现了冬天的严寒和春天的到来。这一对比,凸显了季节交替的变化。 颔联“残腊距春无几日,一年飞雪只今朝”,进一步强调了冬去春来的主题。残腊无几,春天将至,一年的飞雪仅在今朝,形象地表现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 颈联“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则通过描绘微阳下梅花惊萼,余润沾湿麦芽的景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天意未能违物意,漫留残白占山腰”,表达了天意难违,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思想。尽管天意留下残雪占据山腰,但春天的到来已经无法阻挡。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四季更替、时间流逝等自然规律,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
残腊距春无几日,一年飞雪只今朝。
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
天意未能违物意,漫留残白占山腰。

关键词解释

  • 阶庭

    读音:jiē tíng

    繁体字:階庭

    意思:(阶庭,阶庭)
    臺阶前的庭院。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后卒无患”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殷之阶庭,非木所生。”
      ▶

  • 寒声

    读音:hán shēng

    繁体字:寒聲

    意思:(寒声,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朱邺《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杨万里《霰》诗:“寒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