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意思:常常握笔看金,时间上楼到石渠。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蝉鸣、行车、远取、载笔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历史感的氛围。 首句“蝉鸣官树引行车”就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通过描绘蝉鸣和官树下的行车,诗人似乎在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古老的故事中。 “言自成周赴玉除”一句,诗人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涉及到从成周赶赴玉除的旅程,充满了艰辛和期待。 “远取南朝贵公子”和“重修东观帝王书”两句,描绘出一种历史感和责任感。诗人似乎在讲述那些曾经在南朝担任贵公子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东观这个地方重修帝王之书,这象征着一种历史的传承和责任。 “常时载笔窥金匮”和“暇日登楼到石渠”两句,描绘出一种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们常常在金匮前窥视,在闲暇时登上楼阁,这象征着他们对于职责的坚守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一句,诗人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涉及到刘子政这个旧人,他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仍然在南徐这个地方生活。这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身份如何改变,对于历史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坚守始终不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深沉感,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和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登楼

    读音:dēng lóu

    繁体字:登樓

    英语:tower - ascending

    意思:(登楼,登楼)

     1.上楼。
      ▶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

  • 常时

    读音:cháng shí

    繁体字:常時

    意思:(常时,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王粲《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杜甫《天河》

  • 石渠

    读音:shí qú

    繁体字:石渠

    英语:stone canal

    意思:
     1.石筑的水渠。
      ▶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

  • 载笔

    读音:zǎi bǐ

    繁体字:載筆

    意思:(载笔,载笔)
    I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