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紫毫笔》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意思:拿笔赶入黄金网,抽点建立在白玉消除。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紫毫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紫毫笔的赞美诗,对宣城出产的紫毫笔的制作、挑选、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表达了对宣城紫毫笔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紫毫笔的制作过程,强调了紫毫笔的珍贵和制作的不易。在江南石上,老兔吃竹饮泉,生出的紫毫被宣城人采摘,千万毛中挑选出一根毫,体现了宣城紫毫笔的珍贵和品质。 其次,诗中强调了紫毫笔的重要性。管勒工名充岁贡,君臣勿轻用,表达了紫毫笔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紫毫笔不仅是官员们书写的工具,更是记录皇帝言行、监察官员行为的重要工具。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宣城紫毫笔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东西府御史、左右台起居能够使用紫毫笔,秉持公正之心,记录皇帝言行,弹劾奸邪之臣。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紫毫笔的赞美,表达了对宣城人民的敬意和对政治清明的期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使用好紫毫笔这样的工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
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白玉

    读音:bái yù

    繁体字:白玉

    意思: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晋书•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 搦管

    读音:nuò guǎn

    繁体字:搦管

    英语:hold a pen; take up the pen

    意思:
     1.握笔;执笔为文。
      ▶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

  • 玉除

    读音:yù chú

    繁体字:玉除

    意思:
     1.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臺阶。亦用作石阶的美称。
      ▶《文选•曹植<赠丁仪>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李善注:“玉除,阶也。”
      ▶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