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曲三首》 飞将龙沙逐虏还,夜驱驼马入燕关。

飞将龙沙逐虏还,夜驱驼马入燕关。

意思:飞龙沙驱逐匈奴回到,晚上赶马帮进入燕关。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塞上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飞将龙沙逐虏还,夜驱驼马入燕关。
城头残月谁横笛,吹落梅花雪满山。》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归途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艰苦战斗和无畏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哀怨。 首句“飞将龙沙逐虏还”,描绘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形象,他们如同传说中的飞将军一样,驰骋在龙沙边疆,追逐敌人。这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对将士们的敬意和赞扬。 “夜驱驼马入燕关”则进一步描绘了归途的艰辛和危险,将士们在夜晚驱使驼马进入燕关,表现出他们的勇敢和坚毅。 “城头残月谁横笛”,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城头上明月高悬,而谁又在吹奏着一支凄凉的横笛?笛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边疆将士的孤独和寂寞。 “吹落梅花雪满山”,这句诗则描绘了一个更为凄凉的场景,横笛吹落了梅花,雪花满山。这句诗既表达了边疆的寒冷和荒凉,也表达了将士们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归途的艰辛和危险,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勇敢精神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无奈和哀怨。同时,诗中也寓含了对边疆将士的关怀和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将龙沙逐虏还,夜驱驼马入燕关。
城头残月谁横笛,吹落梅花雪满山。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龙沙

    读音:lóng shā

    繁体字:龍沙

    英语:desert beyond the Chinese Great Wall

    意思:(龙沙,龙沙)

     1.即白龙堆。
      ▶《后汉书•班超

  • 飞将

    读音:fēi jiàng

    繁体字:飛將

    意思:(飞将,飞将)

     1.“飞将军”的省称。
      ▶唐·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泛称敏捷善战的将领。

  • 驼马

    读音:tuó mǎ

    繁体字:駝馬

    意思:(驼马,驼马)

     1.骆驼和马。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
      ▶《周书•异域传下•高昌》:“﹝高昌国﹞多沙碛

  • 燕关

    读音:yàn guān

    繁体字:燕關

    意思:(燕关,燕关)
    指山海关。
      ▶元·周伯琦《野狐岭》诗:“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
      ▶清·姚鼐《题<梦楼集>诗》:“燕关秋气联吟袂,江寺潮声接卧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