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参与蔡公三首》 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意思:太常谁议论谧号,可以不采我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参与蔡公三首》

全文创作背景

《挽参与蔡公三首》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挽诗,用以悼念逝去的友人蔡公。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友情背景:刘克庄与蔡公生前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可能在学术、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共同的见解和交往。因此,蔡公的逝去让刘克庄深感悲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哀思。 2. 社会背景:宋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歌可能借用了当时社会的背景,通过挽诗的形式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苦难。 综上所述,《挽参与蔡公三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刘克庄与蔡公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磊落多奇节,源流自父师。
力扶举幡士,显拒卖珠儿。
无复金瓯覆,空令玉钺悲。
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太常

    读音:tài cháng

    繁体字:太常

    英语:an offical who controls ritual,god of land and god of grains

    意思:
     1.古代旌旗名。<

  • 可不

    读音:kě bù

    繁体字:可不

    英语:that is so

    意思:
     1.岂不;难道不。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摺:“报与伍员知道,可不好也!”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摺:“王庆

  • 不采

    亦作“ 不睬 ”。对别人的言语、行为不予理会。《北齐书·穆后传》:“后既以 陆 为母, 提婆 为家,更不採 轻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那笑他的他也不倸,怜他的他也不受。”《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时 云长 在侧, 孔明 全然不睬。”
    不理睬。 唐 杜荀鹤 《登灵水阁贻钓者》诗:“未胜渔父閒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他又説两声,浑家又不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