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瞧阳五老会诗》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意思:各回朝廷遇到尧年,鹤发都应该参与道路冠。

出自作者[宋]朱贯的《瞧阳五老会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九老会的描绘,九老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活动,旨在召集一些年长的知名人士,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九老会的场景和意义,表达了对这种文化活动的赞赏和对老年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的第一句“各还朝政遇尧年”,表达了九位老人在年老之后,各自回到了朝廷,遇到了传说中的尧年,这是一个象征着长寿和繁荣的年份。这句话也暗示了九位老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现在可以享受晚年生活了。 第二句“鹤发俱宜预道冠”中的“鹤发”是形容老人白发如鹤的词语,表达了这些老人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阶段。而“预道冠”则意味着他们被邀请参加九老会,这是一种荣誉和尊重的象征。 第三句“乍到林泉能放旷”,描述了这些老人被邀请到林泉之地(即山水之间)参加九老会时的情景。他们在这里能够放开心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四句“全抛簪绂尚盘桓”中的“簪绂”是指古代官员的服饰,这句话表达了这些老人已经完全抛弃了官场上的束缚和繁琐礼仪,更加倾向于享受自然和生活。 第五句“君恩至重如天覆”,这句话表达了这些老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他们认为君主给予他们的恩情如同天覆地载一般重要。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意。 最后两句“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表达了九老会的重要性,即使这些老人不是元老级的人物,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和尊重。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不要将九老会和一般的老年人聚集活动等同看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九老会的场景和意义,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以及对自由、自然和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忠诚、感恩和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
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时亲畏地寒。
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

关键词解释

  • 尧年

    读音:yáo nián

    繁体字:堯年

    意思:(尧年,尧年)

     1.古史传说尧时天下太平,因以“尧年”比喻盛世。
      ▶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春白纻》:“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

  • 鹤发

    读音:hè fà

    繁体字:鶴發

    详细释义:白发。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似]白发

    造句:

  • 朝政

    读音:cháo zhèng

    繁体字:朝政

    英语:affairs of state; power of politics of an imperial court

    意思:
     1.朝廷的政令。

  • 道冠

    读音:dào guān

    繁体字:道冠

    意思:道士戴的帽子。
      ▶宋·洪迈《夷坚志补•程朝散捕盗》:“三人正面而坐,羽服道冠。”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庄子--(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鬍子,道冠,布袍,拿着马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