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意思: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不齐。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和禅意生活的诗,通过对松声、山光水色、中峰禅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禅的深深感悟。 首句“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诗人步入山中,松声起处,听觉形象具体可感,松声远,更觉其奇;同时它又把人的注意力引向远方,引向这诗中的主体——山光水色。这里“山光”和“水色”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以山水相映之趣丰富了诗的意象。 第二句“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诗人视线转向了中峰,只见一个僧人独坐对桂树。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老桂树的形态,而说它“老”,是为了突出其古且高,同时也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从“坐对”的细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这株古桂的深深敬意。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禅的感悟和理解。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静心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才能真正领悟禅的真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静谧的向往,他似乎在寻找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禅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禅的深深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山光

    读音:shān guāng

    繁体字:山光

    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 山光水色

    引用解释

    山水的景色。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絶境,山光水色青於蓝。” 叶圣陶 《坐羊皮筏到雁滩》:“看那山光水色随着朝晚阴晴而变化,简直是精神上洗一回澡。”

    读音:shān guāng shuǐ sè

    近义词:湖光山色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参差

    读音:cēn cī

    繁体字:參差

    英语:irregular

    意思:(参差,参差)

     1.不齐貌。
      ▶《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汉·张衡《西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