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足疾》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意思:应该学取陶彭泽,只要信任形状或去或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足疾》

全文赏析

这首诗《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诗,通过对自身足疾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开颜且酌樽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足疾,虽然痛苦但并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春夏秋冬,它依然存在,但诗人对此并未过于忧虑,反而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开怀畅饮樽中酒,乘池上舟代步。这一联通过描绘足疾的“无加”、“不瘳”,表现出诗人对疾病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颔联“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这一联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眼前的衣食是最重要的,无需担忧身后的子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对子孙的豁达,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颈联“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应该学习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放下心境,随遇而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自由态度,他愿意放下一切束缚,随心所欲地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足疾和表达对生活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克服一切。同时,他也认为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但并不贪求,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最后,诗人提出了学习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放下心境,随遇而安。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开颜且酌樽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彭泽

    读音:péng zé

    繁体字:彭澤

    英语:Pengze

    意思:(彭泽,彭泽)

     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洞庭之波,右彭泽

  • 心形

    读音:xīn xíng

    繁体字:心形

    意思:精神与形体。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济﹞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唐·白居易《足疾》诗:“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 去留

    读音:qù liú

    繁体字:去留

    英语:going or staying

    意思:
     1.离去或留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咨其去留。

  • 应须

    读音:yìng xū

    繁体字:應須

    意思:(应须,应须)

     1.应当;应该。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张孝祥《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

  • 学取

    读音:xué qǔ

    繁体字:學取

    意思:(学取,学取)
    学得;学着。
      ▶唐·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八:“小于潘岳头先白,学取庄周泪莫多。”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摺:“何必要鍊丹砂学取那松·乔寿。”

  • 委心

    读音:wěi xīn

    繁体字:委心

    意思:I

     1.随心之自然。
       ▶《淮南子•精神训》:“清目而不以视,静耳而不以听,钳口而不以言,委心而不以虑。”
       ▶晋·陶潜《归去来辞》:“寓形宇内复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