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意思: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华林任职,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尊重,门生们也对他非常敬仰。他以文翰为三朝遇主,他的家族中也有许多人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他家的庭院里种满了碧海蟠桃,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而丹山雏凤则代表着家族的繁荣和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奉诏华林事最荣”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受到皇帝信任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地位和荣誉。其次,“门前几度放门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门生们的敬仰之情,说明他在教育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三朝遇主惟文翰”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在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下来的“十榜传家有姓名”则是对这位官员家族中科举考试成绩的赞美,说明他的家族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优秀的传统。 “碧海蟠桃和露重”和“丹山雏凤入云清”则是对庭院中植物和动物的赞美,象征着长寿、吉祥和繁荣。最后,“诗书教子终须立”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教育子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视。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奉诏华林事最荣,门前几度放门生。
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诗书教子终须立,箧里黄金一顾轻。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丹山

    读音:dān shān

    繁体字:丹山

    意思: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非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丹穴”。
     
     2.古谓产凤之山名。
      ▶《吕氏春

  • 雏凤

    读音:chú fèng

    繁体字:雛鳳

    英语:young phoenix; a talented young man of a promising young student

    意思:(雏凤,雏凤)

  • 蟠桃

    读音:pán táo

    繁体字:蟠桃

    英语:flat peach

    意思: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

  • 碧海

    读音:bì hǎi

    繁体字:碧海

    意思:
     1.传说中的海名。
      ▶《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