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先主武侯庙》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意思:感应君臣之分,义激鱼水契。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先主武侯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赞扬和怀念之作。诗中描绘了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时期相遇,通过感通和义激,建立了君臣之分,形成了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他们的遗庙如今空空如也,但他们的英灵却穿越千年,永存于世。 首两句“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描绘了刘备和诸葛亮在风云变幻的时期相遇,暗示了他们各自的伟大和智慧。云雷际象征着变化莫测、风云际会之时,正是这种时刻,他们相遇,为后文铺垫了一种英雄相惜的情感基调。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感通和义激。感通是指他们心灵相通,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君臣分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而义激则展示了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冒着危险去争取的决心和勇气。鱼水契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如同鱼和水一般的亲密关系。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在诗的结尾,作者对他们的遗庙进行了描绘,虽然现在看起来空空如也,但他们的英灵却穿越千年,永存于世。这表达了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美和怀念,即使时间流逝,他们的精神依然长存。 整首诗充满了对刘备和诸葛亮的高度赞扬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他们相遇、相知、相助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伟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遗留下来伟大精神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鱼水

    读音:yú shuǐ

    繁体字:魚水

    英语:fish and water

    意思:(鱼水,鱼水)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甯戚,甯戚应我曰:“

  • 君臣

    读音:jūn chén

    繁体字:君臣

    英语: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意思:
     1.君主与臣下。
      ▶《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

  • 感通

    引用解释

    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

  • 分义

    读音:fēn yì

    繁体字:分義

    英语:bifurcation

    意思:(分义,分义)

     1.谓遵守名分,为所宜为。
      ▶《荀子•强国》:“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