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朗公见赠》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

意思:朗公垂老人还吟诗,曾在三湘看九疑。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次韵和朗公见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垂暮之年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人的形象:首句“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描绘了诗人在晚年仍然保持着热爱诗歌的热情,曾经游历过三湘四水,观赏过九嶷山的美丽景色。这种形象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2. 生活的状态:第二句“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琐事繁多,内心难免有些纷扰。然而,他仍然努力思考,用优美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3. 情感的体验:第三句“红尘策马殊无味,碧嶂携僧自合宜。”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尘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策马红尘虽然充满诱惑,但却不如与僧侣一起在碧嶂下谈经论道来得自在。这种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4. 期待的情感:最后一句“共待中条山有雪,寺楼吟尽更同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他期待着中条山上雪景的出现,期待着在中条山寺楼中与友人一起吟诗作赋。这种期待展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垂暮之年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坚韧、乐观、淡然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这首诗的优美之处在于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
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
红尘策马殊无味,碧嶂携僧自合宜。
共待中条山有雪,寺楼吟尽更同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吟诗

    读音:yín shī

    繁体字:吟詩

    英语:recite a poem; hum verse

    意思:(吟诗,吟诗)

     1.作诗。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

  • 垂老

    读音:chuí lǎo

    繁体字:垂老

    英语:approaching old age

    意思:将近老年。
      ▶唐·杜甫《垂老别》诗:“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明·瞿佑《归田诗话•沈

  • 九疑

    读音:jiǔ yí

    繁体字:九疑

    意思:亦作“九嶷”。
     
     1.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郭璞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