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三家村未闻戎捷,但见樗翁又出遨。

三家村未闻戎捷,但见樗翁又出遨。

意思:三家村没有听说戎捷报,只见樗老翁又出来游荡。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一个精彩写照,通过对自己隐居生活的高雅、闲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首句“曾厌承明儤直劳,中宵麻卷揽衣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在朝廷任职的厌倦,以及对现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喜爱。承明,是汉代朝官值庐,亦为侍臣值宿所居的屋舍,这里借指朝廷。“儤直劳”指值班辛苦。作者厌倦了这种生活,终于迎来了“退闲”,可以“袖双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了。 “老懒渠能注二螯”一句,作者用“老懒”表达了自己隐居后的闲适生活状态,而“渠能”一词透露出作者的自嘲和对“老懒”状态的满足。这里的“二螯”,出自《庄子·外物》中“得鱼忘荃,得兔忘蹄”,作者以螃蟹的螯来表达自己闲适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幽默和自嘲。 “云水生涯今易足,人天供养昔非饕”两句,作者以云水为喻,表达了自己隐居后的生活已经得到了满足,这是对过去在朝廷任职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的自然流露。同时,“人天供养”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在朝廷受到的恩赐的感激之情。 最后,“三家村未闻戎捷,但见樗翁又出遨”两句,作者以诙谐的笔调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另一面:与村民相处融洽,与朋友相聚出游。这里,“三家村”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自嘲,“樗翁”则是作者对自己的戏称,透露出作者的自嘲和自得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高雅、闲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充满了幽默和自嘲,是一首非常优秀的隐逸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厌承明儤直劳,中宵麻卷揽衣操。
退闲已久袖双手,老懒渠能注二螯。
云水生涯今易足,人天供养昔非饕。
三家村未闻戎捷,但见樗翁又出遨。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戎捷

    读音:róng jié

    繁体字:戎捷

    意思:指战利品。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唐·李德裕《纪圣功碑铭》:“诸侯有四夷之功,献其戎捷,《春秋》旧典也。”
      ▶宋·宋敏求《

  • 三家村

    解释

    三家村 sānjiācūn

    [a small remote hamlet] 泛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庄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洲》

    引用解释

  • 三家

    读音:sān jiā

    繁体字:三家

    意思:
     1.极言人户之少。
      ▶《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宋·陆游《野意》诗:“隄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