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故人夜坐道旧》 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

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

意思:瘦弱返回对月,暮年再逢秋。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与故人夜坐道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两句“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描绘了今夕的欢笑,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游历的烟霞的追忆和伤感。这里的“笑语”和“烟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充满了生活的欢乐,后者则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季节的变化。诗人可能因为忧虑或者疾病而显得“清羸”,同时季节的更迭也表明了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感。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中找到了自我安慰和释然。他认识到,只有在理性和智慧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追求那些虚无的名利。这一认识表明诗人已经看淡了世俗的追求,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最后两句“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是诗人的决心和期待。他最终会放下世俗的束缚,穿上农夫的粗布衣服,去那些林木丘陵中度过余生。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困难和挫折,但只有通过理性和智慧,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幸福。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
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
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迟暮

    读音:chí mù

    繁体字:遲暮

    英语:past one\'s prime

    意思:(迟暮,迟暮)
    亦作“迟莫”。
     
     1.比喻晚年。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

  • 对月

    读音:duì yuè

    繁体字:對月

    意思:(对月,对月)

     1.向月。
      ▶南朝·陈·张正见《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李白《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清羸

    读音:qīng léi

    繁体字:清羸

    意思:清瘦羸弱。
      ▶《南齐书•桂阳王铄传》:“铄清羸有冷疾,常枕卧。”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勇勐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宋·周邦彦《大酺•春雨

  • 暮更

    读音:mù gēng

    繁体字:暮更

    意思:指夜晚的时间。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唐薛逢《追昔行》:“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解释:1.指夜晚的时间。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