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上张经历》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意思:学问没有虚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出自作者[宋]谢枋得的《代上张经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赞颂诗,它赞美了中原大地上的晋国人民的豪杰气概和贤能之士。 首联“中原自古多豪杰,晋国尤多贤大夫。”描绘出中原大地人民的英勇形象,他们自古以来就以豪杰自居,特别在晋国,贤能之士更是层出不穷。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原人民的英勇和智慧,也暗示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功名的态度。他认为只有通过真实的学问和深思熟虑的议论,才能获得真正的功名。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成功的追求。 “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这一联是对英勇和智慧的进一步赞美。诗人用弓箭比喻英勇的战士,用诗书比喻智者的学问。他认为只有真正的勇士才配得上使用弓箭,只有真正的智者才配得上使用诗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和智慧的崇高敬仰。 “自恨两贤相识晚,不妨杯酒恣歌呼。”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认识这些贤能之士的遗憾,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他们一起饮酒作乐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过去的遗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赞歌,它赞美了中原人民的英勇和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功名和友谊的追求和敬仰。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原自古多豪杰,晋国尤多贤大夫。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
自恨两贤相识晚,不妨杯酒恣歌呼。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关键词解释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议论

    读音:yì lùn

    繁体字:議論

    英语:discussion

    意思:(议论,议论)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史记•货殖列传》:“临淄亦海

  • 学问

    读音:xué wèn

    繁体字:學問

    短语:

    英语:learning

    意思:(学问,学问)

     1.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语出《易•干》:“君子学以聚之,问

  • 断无

    读音:duàn wú

    繁体字:斷無

    意思:(断无,断无)
    绝无。
      ▶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一:“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谓幽期密约,必无人在旁,

  • 论功

    读音:lùn gōng

    繁体字:論功

    意思:(论功,论功)
    评定功劳之大小。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四》:“昔圣王论功而赏贤。”
      ▶宋·欧阳修《奉使道中五言长韵》:“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 规模

    读音:guī mó

    繁体字:規模

    短语:圈 层面 框框 界 局面 面

    英语:scope

    意思:(规模,规模)
    亦作“规摹”。
     
     1.制度;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