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华夫书屋》 坟籍岂惟精四部,弦歌常见习三馀。

坟籍岂惟精四部,弦歌常见习三馀。

意思:书籍不仅精通四部,歌唱常见习惯三个。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过华夫书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西齐辉山隅的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西齐辉赫亘山隅,嘉致清风世莫如”,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齐辉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之情。颔联“乡党名流依绛帐,烟萝幽境似仙居”,诗人通过描述故乡名流依附于绛帐、烟萝幽境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文化氛围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颈联“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诗人通过描述故乡的学子们争相攀桂、宾朋们总以食鱼为乐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教育事业的赞美和对故乡学子的祝福。 尾联“我恨羁游在芸阁,不陪诸彦曳长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与故乡名流一同游历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乡美景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教育事业的赞美和对故乡学子的祝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齐辉赫亘山隅,嘉致清风世莫如。
乡党名流依绛帐,烟萝幽境似仙居。
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
汗简传经亚邹鲁,粉牌留咏尽严徐。
杯盘互进先生馔,门巷应停长者车。
坟籍岂惟精四部,弦歌常见习三馀。
玳簪珠履延豪士,缥帙牙签刊赐书。
碧沼暮凉浮菡萏,纱窗秋静漏蟾蜍。
间庭潇洒移泉石,华表峥嵘冠里闾。
我恨羁游在芸阁,不陪诸彦曳长裾。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弦歌

    读音:xián gē

    繁体字:弦歌

    英语: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意思:(参见絃歌)

     1.依琴瑟而咏歌。

  • 见习

    读音:jiàn xí

    繁体字:見習

    英语:noviciate

    意思:(见习,见习)
    初到工作岗位的人在现场实习。
      ▶沙汀《丁跛公》:“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他便跟着老丁跛公,见习这惹人嫌

  • 坟籍

    读音:fén jí

    繁体字:墳籍

    意思:(坟籍,坟籍)
    古代典籍。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

  • 岂惟

    读音:qǐ wéi

    繁体字:豈惟

    意思:(岂惟,岂惟)
    见“岂唯”。

    解释:1.见\"岂唯\"。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