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当须于公断,然后无冤人。

当须于公断,然后无冤人。

意思:当需要在公断,然后没有受冤屈的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河灾过后,诗人与一位贤佐共同安抚灾民,赞美了这位贤佐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离去的不舍之情。 开头两句“河灾汎东郡,庐井多堙沦。”描绘了灾害过后的悲惨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题舆得贤佐,姁妪安疲民。”引出了贤佐的形象,突显了他的才能和品德。 在描述贤佐时,诗人用了“倜傥穷天真”来形容他的风度翩翩和天真烂漫的个性。同时,也赞美了他的清廉无私,以“洞彻无缁磷”来形容他的纯洁无瑕。 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贤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以“同依松柏阴,共醉醍醐醇。”来形容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贤佐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对他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贤佐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和品德的崇敬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灾汎东郡,庐井多堙沦。
题舆得贤佐,姁妪安疲民。
遂令枯槁余,稍复苏阳春。
伊人屏外节,倜傥穷天真。
徒观浩荡波,莫测江海津。
矧兹同府士,一一随和珍。
公明抱全德,洞彻无缁磷。
叔度秉峻节,竦若凌霜筠。
顾兹不肖材,亦齿幕中宾。
同依松柏阴,共醉醍醐醇。
高论探要妙,佳句裁沮新。
有归纵难谑,杯案沾衣巾。
曾无礼节间,但以风期亲。
北州有疑狱,两造正纷纶。
当须于公断,然后无冤人。
送行出郊岐,扬鞭从此违。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公断

    读音:gōng duàn

    繁体字:公斷

    短语:裁夺 仲裁 裁决 决策 裁断 裁定 表决 定夺 决定 核定

    英语:arbitration

    意思:(公断,公断)

  • 然后

    读音:rán hòu

    繁体字:然後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今后 后来 过后 此后 事后 往后 其后 以后 从此 从此以后 嗣后 之后 下

    英语:then

  • 当须

    读音:dāng xū

    繁体字:噹須

    意思:(当须,当须)
    必须。
      ▶《左传•昭公十三年》“有人无主,二也”晋·杜预注:“虽有贤人,当须内主为应。”
      ▶《晋书•甘卓传》:“答问损益,当须博通古今,明达政体

  • 断然

    读音:duàn rán

    繁体字:斷然

    短语:决 断 绝 绝对 万万 绝对化 切切 切

    英语:peremptoriness

    意思:(断然,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