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花六首》 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

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

意思:每逢陈迹空搔首弄姿,见不到这个人只是服从。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梅花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划念东陵》是一首对古代诗人作品的赞美之词,通过对梅和菊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何逊是南朝梁诗人,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这两句诗表达了梅花的名声因何逊的诗句而更加响亮,林逋对梅花的赞誉也使得其价值更加提升。这不仅是对何逊和林逋的赞美,也是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颔联“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因为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梅花的评价越来越高,而梅花散发的香气也更加浓郁。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品味的肯定。 颈联“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诗人每次看到过去的遗迹都会搔首叹息,无法见到古人只能对其表示敬仰。这不仅是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也是对他们的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赞美。 尾联“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划念东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情。诗人漫步在菊花的小径上,想起了陶渊明的高洁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在瓜田里,诗人想起了东陵的隐逸生活。这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和菊的描绘和对古代诗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
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
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
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划念东陵。

关键词解释

  • 搔首

    读音:sāo shǒu

    繁体字:搔首

    英语:scratch one\'s head

    意思: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高适《九

  • 服膺

    读音:fú yīng

    繁体字:服膺

    英语:bear in mind

    意思:铭记在心;衷心信奉。
      ▶《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朱熹集注:“服,犹着也;膺,

  • 陈迹

    读音:chén jì

    繁体字:陳跡

    英语:vestiges

    意思:(参见陈迹,陈蹟)

    近义词: 旧事、痕迹、往事、旧迹、遗迹

    详细释

  • 每逢

    读音:měi féng

    繁体字:每逢

    英语:whenever

    意思:每当遇到。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