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月明船正稳,肯将簪笏换蓑衣。
意思:溪上月明船正稳,肯将簪笏换蓑衣。
出自作者[宋]潘良贵的《朱教授见寄七言二首遂用其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贤哉蘧瑗晚知非,此道吾今亦庶几。》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蘧瑗的生活态度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
首联“贤哉蘧瑗晚知非,此道吾今亦庶几。”蘧瑗是古代一位贤人,他晚年才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种态度是诗人所赞赏的。诗人以此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晚悟的认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而“此道”则是指蘧瑗的生活方式,即知错能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颔联“囊乏一钱聊自哂,家无三径不妨归。”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钱和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自嘲自己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但这并不妨碍他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脱态度,他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满足。
颈联“冥鸿久已离矰缴,野马由来免靮鞿。”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比喻自己和他人。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远离了名利的束缚,就像被射中的冥鸿一样,自由自在;而他人也像野马一样,摆脱了缰绳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尾联“溪上月明船正稳,肯将簪笏换蓑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像溪水中的月一样平静,像船在溪水中一样平稳,而不是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的本真生活,去追求那些繁琐的世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和本真生活。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