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鄱阳湖》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意思: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括像鸡蛋。

出自作者[宋]周弼的《鄱阳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鄱阳湖壮丽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段描绘了鄱阳湖的广阔,形容其面积达到了三十六万顷,给人以宏大壮观的印象。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渤澥间乘船游历,俯视天际如井,对比鄱阳湖的浩渺,更显其壮阔。 诗中的“浪何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於泥沙之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敬畏。他质疑大浪从何而来,为何会在青云之底翻腾;太阳为何会在泥沙中破碎。这些疑问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好奇。 诗人用“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来形容鄱阳湖的广阔,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对鄱阳湖的赞叹。一是“扬澜”,指代长江的支流,用以形容鄱阳湖的宽广;二是“卢敖”,传说中的仙人,用以形容鄱阳湖的神秘。 在描述鄱阳湖的孤山时,诗人用了“斗大孤山没处藏”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孤山的渺小。接着,他想象将孤山挖出来,放在鼎铛脚上,进一步强调了其高耸入云的形象。 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胸中八九吞云梦”一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仰和思考,即使是一个小池塘,一个浅水洼,他也从中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奇妙。然而,他更希望自己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畅游,指挥鱼鳖、骑着苍龙,实现自己的快意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鄱阳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他从微观的水洼池塘到宏观的鄱阳湖,都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奇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想象力,也体现了他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
浪何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於泥沙之里。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
斗大孤山没处藏,斸取来搘鼎铛脚。
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

关键词解释

  • 太极

    读音:tài jí

    繁体字:太極

    英语:tai chi

    意思:(太极,太极)

     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

  • 一物

    引用解释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

  • 无天

    没有天理。《左传·襄公二十年》:“ 公子黄 将出奔,呼於国曰:‘ 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 ,暴蔑其君,而去其亲,五年不灭,是无天也!’”
    谓失去庇荫。《庄子·田子方》:“﹝ 文王 ﹞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释之,不忍苍生失於覆荫,故言无天也。”

    读音:wú tiān

  • 鸡子

    读音:jī zǐ

    繁体字:雞子

    英语:chicken

    意思:(鸡子,鸡子)
    I

     1.鸡蛋。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宣帝·地节四年五月,山阳·济阴雨雹如鸡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