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张姑夫感旧》 闻道江头柳色新,可怜不识洛阳尘。

闻道江头柳色新,可怜不识洛阳尘。

意思:闻道上游柳色新,可怜不认识洛阳尘。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次韵张姑夫感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闻道江头柳色新》,作者通过描绘江头柳色的新绿,表达了对洛阳尘的无奈,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当前乱世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首句“闻道江头柳色新”,作者以一种惊喜的语气,描绘出江头柳色的新绿,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临。然而,这新绿的柳色,却无法唤起作者对洛阳尘的记忆,形成了一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洛阳尘的无奈。 “可怜不识洛阳尘”一句,作者以怜惜的语气,表达了对洛阳尘的怀念,但这种怀念却无法实现,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景龙门外千锺酒,葆籙宫前万国人”这两句,作者描绘了景龙门外的繁华景象和葆籙宫前的热闹场景,以此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此日凄凉徒费泪”和“即时兴复愧遗民”两句,作者表达了对当前乱世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一方面,他为遗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他也感到无力改变当前的局面。 最后,“浮家逃死知何处”和“群寇频招未肯臣”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乱世的担忧。他不知道该往何处逃避死亡,也担心群寇会不断招揽他,使他无法臣服于任何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当前乱世的无奈和担忧,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江头柳色新,可怜不识洛阳尘。
景龙门外千锺酒,葆籙宫前万国人。
此日凄凉徒费泪,即时兴复愧遗民。
浮家逃死知何处,群寇频招未肯臣。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柳色

    读音:liǔ sè

    繁体字:柳色

    意思:
     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梁·何逊《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余。”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