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僧舍二首》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意思:禅客不回马车离开,晚檐山色为谁多。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僧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院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幽、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首联“只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诗人感慨自己双鬓未白,还有时间享受这种宁静的生活,而牛羊在夕阳下悠然自得的情景更增添了这份宁静。颔联“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描述了禅院的客人已经离去,车马也已远去,晚檐下的山色更加清幽静谧,为谁而这么多呢? 颈联“溪上禅关水木间,水南山色与僧闲。”进一步描绘了禅院的环境,溪水潺潺,禅关掩映在水木之间,水南的山色与僧侣们一起安静悠然。尾联“春风尽日无来客,幽磬一声高鸟还。”则表现了禅院生活的清幽,整日没有客人打扰,只有幽静的磬声和高飞的鸟儿相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了禅院生活的宁静、清幽和超脱世俗之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只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溪上禅关水木间,水南山色与僧闲。
春风尽日无来客,幽磬一声高鸟还。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车马

    读音:chē mǎ

    繁体字:車馬

    英语:vehicle and horse

    意思:(车马,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

  • 禅客

    读音:chán kè

    繁体字:禪客

    意思:(禅客,禅客)

     1.佛教语。禅家寺院,预择辩才,应白衣请说法时,使与说法者相为答问,谓之禅客。亦用以泛称参禅之僧。
      ▶唐·刘长卿《云门寺访灵一上人》诗:“禅客知

  • 不归

    读音:bù guī

    繁体字:不歸

    意思:(不归,不归)

     1.不返家。
      ▶《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蒲松龄《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