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庐山》 呈露千峰秋落木,雕锼万象客凭栏。

呈露千峰秋落木,雕锼万象客凭栏。

意思:裸露千峰秋落木,雕皱万象客栏杆。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人问我看庐山,地上争如阁上看》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并表达人生感悟的诗。它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道人问我看庐山,地上争如阁上看”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向读者展示了庐山的美景。通过“地上争如阁上”的对比,诗人强调了站在高处欣赏庐山的优势。这种视角的选择,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独特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有时候,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更好地领略生活的美好。 “呈露千峰秋落木,雕锼万象客凭栏”描绘了庐山秋天的景象。诗人用“呈露”和“雕锼”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庐山秋天的壮美和丰富。在诗人看来,庐山就像是自然的雕锼,每一座山峰、每一种景色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客凭栏”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静中见得天机妙,闲里回观世路难”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悟。在静观庐山的过程中,诗人领悟到了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而在闲看人生时,诗人则感叹世路的艰难。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最后两句“管领风光有微憾,桂花香里酒瓶乾”,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欣赏庐山风光时产生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享受美好生活时的满足和快乐。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问我看庐山,地上争如阁上看。
呈露千峰秋落木,雕锼万象客凭栏。
静中见得天机妙,闲里回观世路难。
管领风光有微憾,桂花香里酒瓶乾。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呈露

    读音:chéng lù

    繁体字:呈露

    英语:reveal

    意思:
     1.显露,显现。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干端坤

  • 万象

    读音:wàn xiàng

    繁体字:萬象

    短语:光景 观 情景 景象 场面 状况 场景 容 景 面貌 现象 气象

    英语:every phenomenon

    意思:

  • 凭栏

    读音:píng lán

    繁体字:憑欄

    英语:lean upon a balustrade

    意思:(凭栏,凭栏)
    亦作“凭阑”。
     身倚栏杆。
      ▶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

  • 木雕

    读音:mù diāo

    繁体字:木雕

    短语:瓷雕 玉雕

    英语:woodcarving

    意思:
     1.亦作“木鵰”。木制形状像雕的飞行物。
      ▶《后汉书•张衡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