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己卯除夕》 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

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

意思:第二天所以我回相认,愧对和乐万态新。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己卯除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描绘了岁月流转,时光匆匆,人与人在岁月中的相聚与别离。透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联“别岁依依似别人,脱然临去忽情亲”,用比喻的方式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将岁月的离去比作亲友的离别,表达了依依难舍之情。同时,用“脱然”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离去。 颔联“寸金那惜平时值,尺璧方知此夕珍”,使用对比的手法,将平时的金钱与珍贵的时光进行对比,强调了时光的无价与珍贵。 颈联“欲借昏灯延急景,已拚劫火了来春”,通过借助昏暗的灯光和劫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挽留时光,但又无法阻挡时光流逝的无奈。 尾联“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诗人以明朝为引子,表达了对于旧时光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惶恐,展现了对未来充满未知的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表达怀旧之情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岁依依似别人,脱然临去忽情亲。
寸金那惜平时值,尺璧方知此夕珍。
欲借昏灯延急景,已拚劫火了来春。
明朝故我还相认,愧对熙熙万态新。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熙熙

    读音:xī xī

    繁体字:熙熙

    英语:peaceful and happy

    意思:
     1.和乐貌。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汉书•礼乐志》:“众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相认

    读音:xiāng rèn

    繁体字:相認

    英语:be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

    意思:(相认,相认)
    认识;彼此熟悉。
      ▶清·陈天华《勐回头•黄帝肖像后题》:

  • 故我

    读音:gù wǒ

    繁体字:故我

    英语:still; without change

    意思:旧我;过去的我。
      ▶宋·陈着《贺新郎•次韵戴时芳》词:“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

  • 还相

    读音:hái xiāng

    繁体字:還相

    意思:(还相,还相)
    轮流;递相。
      ▶《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孔颖达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