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意思: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动。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秋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 首句“穷秋九月西风高”,直接描绘了深秋时节,西风高涨,吹拂着大地,为整个秋日景象定下基调。一个“穷”字,表达了秋日的漫长和深远的意境。 “疏林木落声萧骚”一句,通过疏林、落叶和萧骚之声,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这里的“萧骚”,既指树木的稀疏摇曳,也指声音的凄凉,进一步烘托了秋日的氛围。 “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两句,诗人出门远望,但望见的只有空荡荡的江水,在暮色中翻滚涌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只有空旷的江水和涌动的涛声陪伴着他。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与前两句的萧瑟秋景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彷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林木

    读音:lín mù

    繁体字:林木

    短语:乔木 灌木

    英语:forest

    意思:
     1.树林。
      ▶《荀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九月

    读音:jiǔ yuè

    繁体字:九月

    造句:

  • 穷秋

    读音:qióng qiū

    繁体字:窮秋

    意思:(穷秋,穷秋)
    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之一:“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韩愈《鸣雁》诗:“嗷嗷鸣雁鸣且飞,穷

  • 高疏

    读音:gāo shū

    繁体字:高疏

    意思:
     1.唐·元稹《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2.高旷貌。
      ▶唐·元稹《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高疏明月下,细

  • 萧骚

    读音:xiāo sāo

    繁体字:蕭騷

    意思:(萧骚,萧骚)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五代·齐己《小松》诗:“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宋·欧阳修《呈元珍表臣》诗:“披条泫转清晨露,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