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李正议见贻》 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

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

意思:地方风俗不绕各有相,持心接受一微尘。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答李正议见贻》

全文赏析

这首诗《如公举世几何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如公为引子,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观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 首联“如公举世几何人,八十年龄自在身”,诗人以如公举世少有人达到八十岁高龄,表达了人生短暂、长寿难得的观念。同时,也以八十岁高龄仍在世间生活的人,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颔联“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内心的坚守。诗人认为,身处世俗之中,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和名利,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即使面对微小的尘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颈联“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诗人以对待僧人和士人的态度,表达了对智慧和知识的追求。诗人认为,与僧人和士人交往,可以获得宝贵的智慧和知识,这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尾联“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诗人以火宅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诗人认为,生命就像火宅一样短暂而珍贵,我们应该珍惜它,不要轻易放弃。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追求智慧和知识的处世态度,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这种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公举世几何人,八十年龄自在身。
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
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
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微尘

    读音:wēi chén

    繁体字:微塵

    英语:dust particle

    意思:(微尘,微尘)

     1.佛教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
     

  • 诸有

    读音:zhū yǒu

    繁体字:諸有

    意思:(诸有,诸有)
    所有,一切。
      ▶《百喻经•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

    解释:1.所

  • 相持

    读音:xiāng chí

    繁体字:相持

    英语:at a stalemate

    意思:
     1.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
      ▶《战国策•魏策四》:“秦、赵久相持于长平之下而无决。”

  • 心肯

    读音:xīn kěn

    繁体字:心肯

    意思:心里同意;许可。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只为穷愁五马,空叹身孤;因而怅望双娥,还期心肯。”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小妾千里相从,义难顿绝,容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