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意思:屈指回来应自笑,手执玉帛赏给天涯。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诗中表达了古代东夷地区的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和敬仰,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和交流。
首联“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表达了古代东夷地区的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和敬仰,他们从古代开始就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愿意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和交流中华文明。而今,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理界限,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共同的财富。
颔联“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通过想象和比喻,描绘了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和交流。夜静时分,双星闪烁,它们先于其他星球穿越海洋,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风高八月自还槎”则表达了中华文明如同乘着木筏的旅行者,在广阔的世界中自由航行,不断探索和交流。
颈联“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进一步表达了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和交流。鱼龙等海洋生物也懂得忠诚和信义,这表明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种族和语言的界限,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而象形文字的翻译也无需费力去比较和解释,因为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
尾联“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文明影响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诗人想象着有一天回到祖国时,他会为自己的成就和贡献感到自豪和自信。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手持玉帛,为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合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诗人对祖国和世界的热爱和责任。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包容开放的精神,以及诗人对祖国和世界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