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曾通直入京》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意思:明心中早有没有生意,清理耳朵常听说有味说。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送曾通直入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年轻才俊的,他敏而好学,文采出众,年纪轻轻就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诗中描绘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这位年轻才俊的品格和行为。 首联“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年轻才俊的特质,他聪明好学,文才出众,年纪轻轻就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如同鲁国的公孙一样引人注目。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年轻才俊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颔联“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这一联表达了年轻才俊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特点。他心地清澈,善于领悟人生的真谛,常常能够从别人的言谈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这一联通过“无生意”和“有味言”两个词语,表达了年轻才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能力。 颈联“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诗人描述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春天的时候,他们在绿鸭陂中划船游玩,夏天则在芰荷池上饮酒谈天。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尾联“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诗人表达了对年轻才俊的期望和祝福。临别之际,他赠言对方,希望他能够摆脱名利的诱惑,专注于追求真理和道义。这一联通过“声利精忘道始存”这一警句式的表达,强调了诗人对年轻才俊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义和真理的追求和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年轻才俊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明心

    读音:míng xīn

    繁体字:明心

    意思: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说皆余事。”
      ▶张通典《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 清耳

    读音:qīng ěr

    繁体字:清耳

    意思:
     1.静耳。谓专心倾听。
      ▶汉·班固《答宾戏》:“若乃牙·旷清耳于管絃,离娄眇目于毫分。”
      ▶晋·陆机《演连珠》之二一:“是以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叟清耳

  • 有味

    读音:yǒu wèi

    繁体字:有味

    英语:[医] sapidity

    意思:
     1.有意味;有情趣。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论》:“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唐

  • 无生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生

    英语:birthlessness

    意思:(无生,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
      ▶《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