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俞尉》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意思:五饥饿还可忍耐,夜晚读书声琅琅。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送俞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乡村实地体验生活时所写,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实施仁政、为民办实事的愿望。 首联“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直接描绘了乡村雨后的景象,突出了乡村的荒寒、凄凉。颔联“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写出了农民忍饥苦读的精神,表现了农民的苦读生活。颈联“春深麦犹稚,米斗直万钱”,通过麦价飞涨的描述,表现了农民的艰难处境。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饥与读”的对比,“民与官”的对比等,使诗歌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诗人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问知好官人,发廪不我朘”、“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等,表现了农民对好官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为民办实事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情感真挚、关注民生的诗歌,无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荒寒数家聚,生理尤堪怜。
频年岁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麦犹稚,米斗直万钱。
悲哉几斛愁,博此半釜{上衍下食}。
前村老翁姥,语笑何由缘。
问知好官人,发廪不我朘。
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
官来剖私量,不受吏舞权。
中流一壶济,空复宽眼前。
高轩忽予过,剪韭相留连。
九华元老苍,归袖何翩翩。
官无高与卑,为政要可传。
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
常平吾故人,问俗惟初

关键词解释

  • 尚可

    读音:shàng kě

    繁体字:尚可

    造句:

  • 琅然

    读音:láng rán

    繁体字:琅然

    意思:声音清朗貌。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宋公垂﹞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元·同恕《良夜》诗:“琅然一曲发清商,门外踉跄舞山鬼。”
      ▶《明史•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