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意思:千家闭户不捣衣石杵,七夕是什么人看斗牛。

出自作者[唐]李嘉祐的《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搬家避难时,看到江水不断流而引发的感慨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吴越征徭沉重、秣陵凋弊的忧虑,以及对战乱时期七夕乞巧等民间习俗的疑问,同时也表达了对骑骢马的友人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关切。 首句“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诗人搬家要远离故乡,看着江水不断流,或许有些不舍,但为了生存,只能选择离开。这句诗开篇突出了搬家这一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忧虑。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这几句诗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状况。吴越地区征徭繁重,已经不是旧日的景象;而南京(即秣陵)凋敝不堪,已不宜在秋季久居。诗人通过描述“千家闭户无砧杵”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民生凋敝。在传统的七夕乞巧的节日里,人们还能仰望斗牛星吗?这句诗引发了人们对战乱时期民俗的疑问和反思。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朋友,表达了对骑骢马的友人的关切之情。只有你们这些同时骑骢马的朋友,最适合写信来询问我的穷困之愁。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江水为引子,通过对社会状况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中通过对搬家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忧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关键词解释

  • 砧杵

    读音:zhēn chǔ

    繁体字:砧杵

    英语:anvil and pestle

    意思:亦作“碪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

  • 人望

    读音:rén wàng

    繁体字:人望

    英语:odor

    意思:
     1.众人所属望。
      ▶《后汉书•王昌传》:“郎以百姓思汉,既多言翟义不死,故诈称之,以从人望。”
      ▶唐·姚令《

  • 闭户

    读音:bì hù

    繁体字:閉戶

    意思:(闭户,闭户)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
      ▶《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

  • 斗牛

    读音:dòu niú

    繁体字:鬥牛

    短语:斗鸡

    英语:bullfight

    意思:(参见斗牛)

     1.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