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天竺寺回》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

意思:潇洒秋季面临水,沉思晚下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宿天竺寺回》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野寺三宿后返回都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和家庭生活的感慨。 首联“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交代了诗人从野寺回到都城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则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无奈,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颈联“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通过对秋天景色和诗人沉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尾联“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忙碌中寻求片刻闲暇的心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对家庭生活、仕途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苦闷,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
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
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萧洒

    读音:xiāo sǎ

    繁体字:蕭灑

    英语: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意思:(参见萧洒,萧洒)

    近义词: 飘逸、洒脱

  • 沉吟

    读音:chén yín

    繁体字:沉吟

    短语:叹 吟诵 吟咏 吟 咏叹 哼 吟唱 咏

    英语:mutter to self

    意思:
     1.  深思。
     

  • 水沉

    引用解释

    亦作“ 水沉 ”。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 南昌 千嶂深秀处,忽生水沉奇材。”

    2.用沉香制成的香。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一:“桂席尘瑶珮,琼炉烬水沉。” 宋 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饮以诗

  • 下山

    读音:xià shān

    繁体字:下山

    英语:diphead

    意思:古诗《上山采蘼芜》:“上山採蘼芜,下山逢故夫。”后以“下山”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唐女道鱼玄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