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七言三首》 枝上绛英吹欲尽,镜中素发摘来稀。

枝上绛英吹欲尽,镜中素发摘来稀。

意思:枝上绛英吹要尽,镜子中白发摘来稀。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七言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枝上绛英吹欲尽,镜中素发摘来稀。今年过了菖蒲节,犹就香篝着裌衣》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年华流逝的诗。 首句“枝上绛英吹欲尽,镜中素发摘来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树枝上的红花即将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生命的流逝。而“绛英”一词,通常指的是红花,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花朵即将凋零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花落和发稀,表达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今年过了菖蒲节,犹就香篝着裌衣。”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菖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有祈福纳吉、辟邪祛灾的寓意。诗人过了这个节日,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年华已经流逝。而“香篝”指的是春天的衣服,“着裌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年华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考的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年华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枝上绛英吹欲尽,镜中素发摘来稀。
今年过了菖蒲节,犹就香篝着裌衣。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素发

    读音:sù fā

    繁体字:素發

    解释:1.白发。

    详细释义:白发。文选?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 绛英

    读音:jiàng yīng

    繁体字:絳英

    意思:(绛英,绛英)
    红花。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移席牵缃蔓,迥桡扑绛英。”
      ▶宋·王安石《闲行》诗:“欲知前面花多处,颠倒青苔落绛英。”

  • 中素

    读音:zhōng sù

    繁体字:中素

    意思:亦作“中愫”。
     犹衷情。
      ▶明·宋濂《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大书茔间,表厥中素。”
      ▶清·顾炎武《复张又南书》:“白石清泉,共谈中愫。”

  • 发摘

    读音:fā zhāi

    繁体字:發摘

    意思:(发摘,发摘)
    见“发擿”。

    解释:1.见\"发擿\"。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