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意思:不生气仲容小,还记得阿应该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期,对父亲的依赖和尊敬,以及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人生智慧。 首联“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期,常常依偎在父亲身旁的情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颔联“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他不因父亲年长而产生一丝一毫的怨怼,反而记住父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颈联“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描述了作者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人生智慧。父亲的话语如同明灯,照亮了作者人生的道路,使他摒弃了愚昧和吝啬,也使他为自己的懒惰和荒废感到惭愧。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尾联“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从此以后,如果有任何疑问,他都不会再去向父亲请教了。这不仅是对父亲的尊重和感激,也是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童年时期与父亲的相处,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人生智慧,以及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愧疚之情。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感激之情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
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阿宜

    读音:ā yí

    繁体字:阿宜

    意思:唐·杜牧侄的小名。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后即为侄的代称。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宗族》:“姪曰阿宜。”

    <

  • 仲容

    读音:zhòng róng

    繁体字:仲容

    意思:
     1.古代相传高阳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