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宿田家》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意思:身在乱蛙声里睡觉,心从化蝴蝶梦中回到。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夜宿田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簦笠相随走路岐》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雨中行走、夜宿农家、蛙声入梦、雁飞离乡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联“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形象,通过“簦笠”和“征衣”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四处漂泊的艰辛。同时,“一春不换旧征衣”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生活的艰苦。 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具体场景,雨中行走在山间黄泥坂上,夜幕降临后敲开农家的大门借宿。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感受,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乡村生活的亲近和热爱。 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在喧闹的蛙声中入睡,梦中化作蝴蝶回到故乡。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真挚。 最后一句“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书信不达的无奈。诗人寄出十封信却有九封未到,而天南地北的大雁却自顾自地飞翔。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诗的情感更加真挚而深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从化

    读音:cóng huà

    繁体字:從化

    意思:(从化,从化)
    归化;归顺。
      ▶《汉书•匡衡传》:“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
      ▶宋·司马光《上皇帝疏》:“夫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赏善罚恶而已,三者之得,

  • 蝶梦

    读音:dié mèng

    繁体字:蝶夢

    意思:(蝶梦,蝶梦)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

  • 蛙声

    读音:wā shēng

    繁体字:蛙聲

    意思:(蛙声,蛙声)
    蛙的叫声。
      ▶唐·张籍《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伍乔《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